原创

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(什么叫飞轮理论?)
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年06月03日,已超过 115 天没有更新。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(无法正常加载),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

今天给各位分享[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]的知识,如果碰巧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记关注本站噢,现在开始吧!

  • 什么叫飞轮理论?
  • 飞轮效应:从优秀到卓越,源于足够的坚持
  • 飞轮效应
  • 飞轮理论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提出的经营理论,他的意思是:要想使轮子转起来,最初必须使用很大的力气,才能让轮子慢慢启动,甚至开始的转动都看不出来,但是最初的努力都不会白费。
    随着飞轮的转动,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。直至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,这个飞轮就会依照惯性自动转动,而且很难停下来。
    这本来是一个物理效应,却被贝佐斯用来指导亚马逊常年的经营。
    纵观亚马逊的发展史,确实一直遵循飞轮理论。
    从1997年亚马逊成立,最初几年负债累累,很多华尔街的投资商都不看好它,但是他们依然只注重客户,并且不断向外扩张。

    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

    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,一开始必须用很大的力气,一圈一圈反复地推。每转一圈都很费力,但是,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,飞轮最终会转动得越来越快。当达到一个很快的速度后,飞轮所具有的动能就会很大,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所需的外力也会很大。如此一来,飞轮便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,维持原有的运动轨迹。

    这一效应告诉我们,万事开头难,在做每件事情的最初,我们都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。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之轮转动起来,而一旦事业走上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之后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

    同样的道理,当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在进入某一新的(或陌生)领域的时候,也会经历飞轮效应呈现的过程。诚如,要让飞轮转起来虽然需要花费一番力气,只要有足够的坚持,所付出那些时间、精力、心血、努力就会发挥作用,让后续的运转变得顺畅起来。

    2017年《福布斯》发布的“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”中,亚马逊是全世界估值排名第五位的公司。而这一结果可以说得益于亚马题CEO(首席执行官)贝佐斯一直以来不变的商业理念飞轮效应。

    贝佐斯在一次采访中,将世界上的公司分为传教士类和唯利是图类两种。前者对自己的产品充满虔诚之心,而后者唯销售额、利润等指标为重。而贝佐斯认为,亚马逊属于前者,其核心就是服务于消费者。因此,纵观亚马逊的发展史,无论是最早的网上零售商、最早发掘云服务潜力的AWS服务,还是研发无人机快递、民用火箭等,均体现出了贝佐斯强调的亚马逊的企业发展核心理念——服务消费者。

    为了让亚马逊这一飞轮得以快速旋转,直至最后可以轻松地旋转,亚马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首先是Prime会员服务。亚马逊的会员服务只有99美元,但这项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。根据CIRP(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)的最新报告显示,亚马逊在美国的会员数量已经高达8000万。可这一数字代表着什么?即在美国,这个总人口只有3亿多的国家,平均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亚马逊的会员。

    同时,据该公司的研究表明,有亚马逊会员资格的消费者在购物时,会有80%以上的可能性选择亚马逊,而非别的电商平台一这也是会员忠诚度的体现。

    其次是Marketplace。这亚马逊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,其目的是让第三方商家可以在亚马逊的平台上售卖自己的服务。亚马逊的高层们很清楚,自身的服务是有限的,倘若让大量的第三方商家进驻,就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的选择余地,从而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。于是,当亚马逊的商家越来越多的时候,亚马逊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得以增强,进而进一步降低会员在亚马逊平台购买商品的价格,并获得更多利益,反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购买Prime服务。

    再次是专业的FBA(Fulfillment By Amazon)服务。这是亚马逊为了让第三方商家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提供的服务。这一服务可以让第三方卖家将自己的货物寄存于亚马逊的物流中心,等用户下单后,亚马逊承担配送任务,而第三方卖家仅需交纳一笔服务费即可。亚马逊专业配送拥有其他物流行业无法相比的价格和服务,因此就必然吸引更多的商家选择FBA服务,从而进一步拓宽Prime服务的价值,因为只有Prime的用户才有享受亚马逊配送服务的特权。

    最后,当亚马逊拥有足够多的配送货物时,其固定成本就会被更多的商品摊销,从而降低成本。此时,亚马逊的第三大业务-AWS云服务就会发生作用,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服务,让他们将自己的IT系统放在云服务上。如此一来,第三方商家也成为亚马逊这个飞轮上的重要的齿轮,帮助飞轮越来越快地旋转。

    就这样,借助于多种经营措施,亚马逊从最初到如今,不断创造着自己的齿轮,并通过不断创新推动齿轮不断旋转,最终让核心业务得以轻松自在地持续运营——这正是飞轮效应的精妙运用。

    细细看来,亚马逊的“企业飞轮”得以不断地旋转,甚至可以达到如今轻松旋转的原因,就在于它一直保持着自己一贯的理念——即一切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。这一点可以从亚马逊每年的股东信中看到。翻看这些股东信,我们可以发现,在每一年的股东信结束后,均会附有1997年的原版股东信。而亚马逊经营早期的股东信甚至会直接引用1997年股东信的内容。

    换言之,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亚马逊始终保持经营者的初心。而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,亚马逊做到了,也就成就了它今天堪称奇迹的发展历程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在规划自己的发展计划时,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,通过不断地努力、不断地调整,让自己更加接近目标。

    实际上,从优秀的公司到伟大的公司,从平凡个人到成功人士的转变过程中,根本没有什么“特异功能”。或者,可以说,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清晰的思路、坚定的行动,排除一切干扰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。

    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

    飞轮效应是指努力和收益在初期时不成正比,但越到后期在付出不变的情况下收益会持续增加,相当于推动飞轮转动的初期需要很大力,一旦转动起来就不需要太多外力。

    飞轮效应的概念最早是吉姆·柯林斯(Jim Collins)提出的,他是著名的管理专家和畅销书作家,大家都很熟悉的《基业长青》和《从优秀到卓越》就是他的著作。

    为了更好地理解“飞轮效应”这个概念,我们先假设一个场景:有一个直径大约30米、厚3米、重约26吨的铁质轮子,体量很大,承受的地心引力也很大,这个飞轮就是你的公司,或者你的人生,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承重的轮子转起来。

    这个场景常常用来描述很多创业公司,或者一个人开启新的人生篇章,实现0到1的那种境况。

    吉姆·柯林斯说:你尽力的推,轮子稍稍动了一下,又推,又微微动了一下……但你一停下来,它就停下来。面对这样一个推一下微微动一下,甚至会纹丝不动的轮子,你是很容易绝望的。

    好多公司创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绝望的状况,但在冷眼旁观的人觉得你在做无用功的时候,你坚持继续一点一点、几乎见不到成效地推一圈、两圈……渐渐就感觉这个轮子有一点点惯性,有一点点动能了,继续的推,100圈,200圈…… 突然在某个时候,你和旁观的人都惊奇地发现,轮子的转速明显加大,它自身的重量转化成了一种自推力,最终迅速地旋转起来,这就是“飞轮效应”。

    飞轮效应和力学的一个概念有一点类似,就是最大静摩擦力:让一个物体从静止达到运动状态的时候,必须要克服它的最大净摩擦力。飞轮效应就是在你刚刚起步的时候,你的努力和你的收益之间出现一个严重的不对称,你的努力很大,但收益效果很差,这个时候,你还做不做?

    如果看一下亚马逊的历年财务报表就会发现,它的利润曲线一直是很平,甚至往下陷的:亚马逊1997年上市到2004年,一直亏损,后来偶有盈利也是处于亏损状态,即便到了2016年,它也不是一个盈利很高的公司,一直到2017年才出现了连续8个季度的盈利。从上市到到2017年恰好20年的时间,亚马逊市值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金,相当于原来的五六百倍,而到了2019年年底,亚马逊的市值已经到了9000亿美金。这两年相当于翻了一番。

    为什么今天资本市场给了亚马逊这么高的估值?原因就是“飞轮效应”。

    亚马逊的销售额和市值曲线像一个鲨鱼鳍,或者是一个靴子侧面:从很尖的鞋头比较慢地上升,过了一个点以后,突然一下子就很陡峭的直线上升了。

    就是“飞轮效应”的场景:一个飞轮由于自身重量很重,所以启动的时候很慢,甚至在启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,你都可能感觉不到它在动。但是在轮子旋转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惯性和动能,使得轮子自身的重量逐渐转化成一种强大的自推力。

    我们的人生轨迹遵循的也是飞轮效应,从普通到优秀,从优秀到卓越,其实就是相当于推动自己人生这个飞轮,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:

    1、找到自己的飞轮;

    你到底想要推动自己的哪个飞轮,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,我们能推动的飞轮并不会太多,或者说,我们最好专注于推动一个飞轮。

    2、确定第一推动力;

    飞轮想要转动起来,就要有动力,你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?

    3、坚持不懈地推动。

    一个飞轮推一次是没有效果的,推一个月也不会有多大的转速,我们需要有耐心去连续推动。

    [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]的介绍就聊到这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[亚马逊飞轮理论的特点]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噢!

    正文到此结束
    热门推荐
    该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已被站长关闭
    本文目录